癔症
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,是一种由精神因素,如重大生活事件、内心冲突、情绪活动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病体而引起的精神障碍。特点是自感有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、意识范围缩小,选择性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,但不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损害。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,农村高于城市,文化水平低者高于文化水平高者。本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。
癔症的治疗方法有哪几种呢?
1.心理治疗 如暗示疗法、催眠疗法、解释性心理疗法、分析性心理疗法、行为疗法、家庭疗法等。
2.药物治疗 如氯丙嗪、地西泮、阿普唑仑、艾司唑仑,根据病情选择肌内注射、口服等。
3.物理疗法 可适用针刺或电兴奋治疗。
特殊治疗配合
1.暗示治疗 暗示疗法可分为觉醒时暗示和催眠暗示两种形式。治疗时应遵医嘱平卧或静坐在安静的环境中,耐心倾听医师的指导语,并遵医嘱努力完成各种动作。必要时可配合药物治疗、针刺或按摩,常可收到良好的效果。
2.催眠疗法 遵医嘱躺在光线暗淡、环境安静、卧位舒适的睡椅上,保持全身放松,遵医嘱完成每一个动作,当全身处于松弛无力时,遵医嘱闭上眼睛入睡。当醒来时,要遵医嘱进入清醒状态。
3.解释性心理治疗 由治疗医师解释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的精神因素,认识疾病的性质,帮助分析行为缺陷及如何克服等。在治疗中,要全身心的投入,遵照医师的指导,正确分析自己的优缺点,争取在以后的日子里,改变思维和行为模式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。
4.分析性心理治疗 适用于癔症性遗忘、多重人格和各种躯体障碍的病人。目的就是帮助其回顾过去,分析自己的行为,了解自己内在情绪冲突与矛盾,领悟自己的症状与人格形成的症结,去除心理障碍,重塑人格。
5.行为治疗 适用于暗示治疗无效、肢体或语言有功能障碍的病人。治疗的目的是帮助其改变不良的行为。
6.家庭治疗 在家庭成员的配合下,努力改变不恰当的行为。(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,物质依赖科,梅真)
|